夏收之际,正是考验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时候。6月9日至10日,江苏省供销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现场推进会在新沂市举行。农业社会化服务面临哪些新变化、有哪些新趋势?记者在现场进行了调查。
托管是否会替代流转成趋势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后的趋势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步伐会变慢,土地流转的速度也会变慢,将有更多农户不选择承包地经营权流转,而愿意进行“托管”服务。
2020年,全省供销合作社开展以土地托管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1270万亩,比上年增长46.8%。今年1-4月,全省供销合作社已实现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733.7万亩,开展三项环节服务面积606.7万亩次。
托管趋势在新沂市得到证实。江苏天之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当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龙头企业。“以前我们流转的土地有3000亩,现在只有1600亩。2020年我们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14.2万亩,大部分是托管模式。”该公司总经理王硕说,“我们不想接受土地流转的原因是,前期成本投入太高,3000亩地一下子要拿出300万元,后期的化肥、种子、农药等投入大概还要200万元。再加上人工成本,虽说现在机械化程度高,但有些事情还是需要人力来做,比如育秧生产线,大概需要10个人站那儿,填土,放种子。”
“中国农民传统的对土地的热爱也让土地托管成为趋势。” 新沂市供销合作社社务管理科科长陈强说,“基层真实情况是,有的农民的土地已经流转掉了,钱也拿到手了,仍然跑去地里种田,这地是他的,在家闲着不如种地。托管或半托管后,农民选择种不种地的自由度高了,省下时间可以到隔壁的水蜜桃基地去打工,套袋一天还能挣100元钱。”
而在像盐城这样的农业大市,土地流转目前来看依然是主流。滨海县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陈海君告诉记者,今年他们要流转20万亩土地,“今年4月底我们成立了一个服务联盟,48家涉农组织成为首批联盟会员,力争全年实现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25万亩,2022年实现服务面积翻一番。”
盐城市供销合作社理事会主任朱雯的手机里有多个类似“润田农机工作群”的群,在这个群里,有人正在呼唤农机手“周国民、丁宝林结束后如有时间到新嵇村作业”。她说,滨海县正在建设一个农村社会化服务的平台,采取类似滴滴打车的模式,目前正在输入各种大数据,平台运营后可对所有农田进行网络化管理,有助于减少种田成本,“平台建成后,微信群可能不再有存在的必要,所有农户、农机手、企业都可以去平台找到自己的需求。同时,也可实现信息共享。比如说,无人机飞防,现在的田块都是连在一起的,你在这块田洒药,很难保证旁边的一小块田不会同时被洒到。那万一这块田之前已经洒过药了,怎么办?所以,网络化管理将有利于信息共享和科学化管理。”
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否忽视小农户
现场推进会上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是,目前江苏省城镇人口有6224万人,但取得城镇户籍的只有5300万人,这说明有900多万人属于“两栖”农民,同时乡村人口还有2250万人。小农户不振兴,就不能说乡村全面振兴。
解决小农户问题,迫切需要更大力度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今年6月1日起施行的《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规定,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完善市场运作机制、强化为农服务功能,发挥其为农服务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
“截至5月底,我们已与泗洪、新沂、东海等县(市)落实服务面积12.8万亩,其中机耕面积近2万亩。最近,我们正在与中国一拖、中联重机等农机企业洽谈,开展机插、飞防等服务。” 江苏苏合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司副总经理黄建康说,“现在留在农村的人,相对来说是弱势群体,如果不把这部分小农户的问题解决好,谈不上真正的乡村全面振兴。”
提升小农户、致富小农户,很大程度上要靠农业社会化服务,将他们组织起来,纳入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据了解,目前江苏供销系统的服务领域在不断扩大。在服务对象上,从主要服务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规模化经营主体延伸到小农户,带动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在服务广度上,从主要面向粮食作物向林、牧、渔业延伸,满足农业生产服务多样化需求。在服务环节上,从单项服务逐步发展为耕种收割、烘干收储、加工销售等多项或全程服务,涵盖农业生产全过程。到今年4月底,全省有40多个县(市、区)开展农药集中采购统一配供工作,统一配供服务面积400多万亩。
“针对苏南、苏中、苏北不同的地理条件、种植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扩大土地托管、半托管、土地流转面积,扩大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服务面积,扩大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继续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拓展,确保全年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1400万亩,争取通过几年的努力,将供销合作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在我省耕地面积的占比提高到30%以上。” 省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陶长生说。
赊销老难题谁来打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健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综合平台。在一些龙头企业看来,信用建设亟待提上日程。
提到信用,王硕有一肚子的话。“这个‘三位一体’,信用方面特别重要。众所周知,目前农资等的赊欠是普遍现象,我们公司到现在还有近40万元的账没收回来,其中还有前年的账。”他说,“一方面缺少信用的第三方监管机制,赊账成为一种风气。比方说我们给他们服务了,我给他提供农资,到最后他说你这个农资效果不好,赖着不给你钱。不是没有签合同,签了合同他也不认账,就算打官司我们也耗不起时间和精力。”
据了解,由于农业农资行业长期缺乏信用体系且抵押不足,因此赊销经营模式成为行业常态。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化肥、种子、农药的销售额在6000亿元左右,而赊销率在60%至70%之间。赊销甚至被当作企业的竞争模式。赊销是农药、化肥、饲料等大农资经营领域的老大难问题。它一方面缓解了农民融资难的困境,但也对行业的健康发展不利。
农资赊销问题根深蒂固,其本质是行业竞争无序和产品同质化所致,这个问题经销商和零售商很难解决,需要有新的商业模式重构农资供应链,实现多方共赢。
新沂市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乔栋说,新沂市正在积极探索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在探索信用合作方面,大力推行订单农业,通过信用评估,对信用良好的合作社和农户实施信用资金互助、农资分期结算合作业务,实行订单回购。“依托徐州市供销合作社‘供银保’平台,为企业和农户提供农村合作金融、农业保险等定制化金融服务。2020年,累计投放惠农贷款达1100万元,购买农业保险86万元,平台受益农户306户。”他说。
产业融合呼唤多样化服务体系
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迫切需要更大力度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必由之路。
再过几天,连云港田管家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就要开始夏收了。“3县3区20万亩麦子,300多台农机出动,5天内收完。”该公司经理唐春亮说,2020年他们公司实现农田托管面积突破100万亩,服务农民20万户。他说,“在新坝镇,我们完成了3500亩连片农田的耕、种、管、收一体化农田托管全过程服务,综合收益每亩提高20%以上,每亩降本增效30多元。”
灌云县田管家核心单位灌云港丽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联社,其39个成员出资2600万元,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农户695户开展菜田(农田)托管,实现“农校对接”,有效解决了灌云县全部48个公立中小学校食堂和部分机关企业的食堂食材采购问题。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农民带地入社3000多亩,建成了果蔬生产示范基地,土地托管12000多亩建设了粮食生产标准化基地,实现了合作社生产经营规模化、生产方式科学化、管理方式规范化。农产品种植每亩节约农业投入近200元,增产增效200余元,年销售总额9500余万元,每年为每户农民增加分红和劳务收入超4.5万元,解决了当地富余农村劳动力家门口就业难题。据悉,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设的连云港市首家市级综合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已开工建设,中心涵盖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所有环节,计划用2—3年的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再建成功能齐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8—10家。
新沂市主推两种服务模式。依托基层社,形成“龙头企业+基层社+农户”服务模式;加强与村“两委”、专业合作社合作,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村‘两委’”服务模式。重点开展土地托管、代耕代种、订单种植等服务,通过全程机械化和农资集采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订单种植和品牌加工增加销售收益。2020年,两种模式服务面积分别达到6万亩和8.2万亩,较好地解决了全市1.2万户外出务工农户“谁来种地”“地怎么种”问题,为1.8万名专业合作社社员节约种植成本260万元,为相关村集体平均增收8.5万元。
陶长生说,农民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将越来越旺盛,迫切需要各类服务主体建立覆盖生产、加工、销售的农业全产业链的服务组织体系。供销合作社聚焦从种到收、从产到销各个环节,提供专业化的专项服务和全方位的综合服务,真正做到“农民进城务工、供销社为农民打工”。在县级层面上,要重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服务模式。从各地的实践看,这种模式上下贯通、带动力强、覆盖面广,既能统筹谋划、合理布局全县范围内的服务站点,又能发挥基层社、农民合作社的优势,深度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在乡镇层面上,“基层社+村‘两委’+农户”服务模式能较好地发挥供销合作社的网络优势、营销优势,又能较好地融入村“两委”的组织优势、管理优势,实现共同发展。